懷孕分娩須知

胎盤的位置與早產沒有必然關係。而早產的原因,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導致,例如高齡孕婦、多胎懷孕、胎兒體積較大、孕婦患有疾病如高血壓、子宮頸較短、過去妊娠經驗時曾出現早產症狀等等。所以孕婦必須定期產檢,向醫生了解自己的早產風險。

不用等待一年。如果你在短期內再次懷孕,即是排卵正常,應該問題不大。每10位孕婦就有1至2位會流產,若是在懷孕首三個月流產,大部份或沒有特別原因。但是引發流產原因很多,如想再次懷孕,建議做好產前檢查,向醫生了解更多,同時建議找出流產原因,盡早解決問題,避免再次流產。

如已有兩次早期流產經驗的婦女,有可能是夫婦的基因出現異常,例如男性的Y性染色體微缺失,這些異常是沒有表徵,難以察覺,建議可接受相關檢測,詳情請聯絡遺傳諮詢師了解更多。

基本上有10-20%會有出現流產的情況,而流產的原因有可能是胎兒發展不正常、染色體有問題等。流產時胎兒太小,較難追查真正原因以致流產,但有些情況或可以透過抽取流產胎兒組織進行染色體檢測,或能從染色體層面找出原因。一般在流產後的6星期內,女性會回復經期並正常排卵,可以重新懷孕。

如已有兩次早期流產經驗的婦女,有可能是夫婦的基因出現異常,例如男性的Y性染色體微缺失,這些異常是沒有表徵,難以察覺,建議可接受相關檢測,詳情請聯絡遺傳諮詢師了解更多。

不一定。雖然高齡孕婦因為年紀較大,卵子質量及胚胎質素較低,但一樣可以誕下健康的寶寶。高齡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出現水腫、疲倦,甚至妊娠糖尿病、妊娠毒血症等,所以高齡孕婦必須加倍留意身體狀況,定期產檢,飲食均衡,不宜過勞,放鬆心情,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。

如孕婦在懷孕期間吸煙,會增加早產機會、胎兒發展問題、胎盤前置或分離等等,不過如在懷孕前已戒煙便不用太擔心。定期做產檢,均衡飲食,定時作息及在穩定情況下做適量運動。同時亦建議孕婦身邊的家人戒煙或遠離二手煙,在誕下寶寶後,亦盡量讓寶寶避免吸入二手煙,因為大大增加猝死風險。

曾經剖腹生產兩次,已經不能再選擇順產,不然子宮的傷口有1-2%機會撕裂,對你和寶寶也十分危險。剖腹生產次數越多,傷口出現問題的機會也相應提高,如傷口撕裂、胎盤著床難以分離、大量出血等,增加懷孕風險。如果孕婦在第一次分娩時想選擇剖腹分娩,第二次分娩想選擇自然分娩,請先與醫生商討,還要視乎孕婦首胎剖腹分娩的原因,經醫生衡量可否自然分娩。

羊水過多有不同的原因,例如胎兒先天缺陷、胎兒腸塞、妊娠糖尿病等等問題都可以導致羊水過多。羊水過多亦分為急性和慢性。羊水過多的孕婦可令胎兒因不能進入盆腔而未能固定,而且有機會早產,因羊水過盛會增加壓力或會使羊水膜穿破,臍帶被沖出母體,甚至令胎兒缺氧。但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發生。

子宮頸短與早產並不是必然關係,雖然子宮頸短會增加了早產的機會,但不是每個子宮頸短的孕婦都會早產。大約在18週時的產檢時,醫生會檢查子宮頸有否過短,如果過短或需要透過縫線在子宮頸縫針以增加承托力,減少早產機會。如果曾經進行子宮頸手術也會增加早產機會。所以若孕婦有子宮頸短問題,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增加下垂壓力,減低早產機會。

懷孕期間乳暈變大及深色乃是正常現象,因為荷爾蒙的改變,增加了黑色素的產生。這荷爾蒙的變化也是為了寶寶出生而預備的,為了刺激乳腺發展,乳房或會脹痛,乳暈也隨之變大。產後荷爾蒙會逐漸回復正常,乳房會逐漸變小,乳暈亦會逐漸變淺,但未必會完全恢復為產前的狀態。

高齡孕婦生產其實與年輕孕婦生產無異,分娩時間和痛楚程度都是因人而異,即使是年輕孕婦也有機會分娩時間長,痛楚程度高。但是高齡孕婦在疾病方面的風險或較高,例如妊娠糖尿或妊娠髙血壓等等。所以定期進行產檢是非常重要,如果患上疾病亦不需過份擔心,只要按醫生的建議及早控制病情,飲食均衡,休息定時,適量運動,也可以順利生產。

還有,高齡孕婦的胎兒有較高風險患有染色體異常疾病,例如唐氏綜合症,所以除了一般產檢外,建議在懷孕10週時進行無創產前檢測,如結果顯示為高風險人士,或需進行羊水穿刺進一步確診。

會陰傷口位置通常在生產後頭3日會是最痛,服用止痛藥有助減低痛楚。若果在生產後數小時感到劇痛不能忍受的話,或需要醫護人員檢查縫線情況是否正常。若果在首天感到非常痛,或需留意縫線位置的傷口是否未完全止血。若果過了3日後仍感到非常痛,需要留意縫線位置是否爆開了而導致傷口不能癒合。

如孕婦持續過高血壓有不同的原因,例如孕婦體重過重、慢性腎病、妊娠毒血症等等,持續高血壓除了影響孕婦健康,還會影響胎兒發展,嚴重可以導致窒息。如持續高血壓影響胎兒,在懷孕後期或需要立刻剖腹生產,增加早產機會。

要降低血壓,必須先了解孕婦高血壓原因。孕婦在產檢時會量度血壓,如在相隔四小時前後量度均是上壓高於140mmHg及下壓高於90mmHg便診斷為高血壓,其後醫生或會透過不同檢驗找出高血壓原因。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定期追蹤血壓情況,減少攝取鹽份,放鬆心情,幫助降低血壓。

傳統的唐氏綜合症檢查是透過孕婦年齡、血液檢驗及胎兒頸皮厚度計算出唐氏綜合症風險,如結果是在1:250水平線上,是顯示胎兒有機會為唐氏綜合症患者,但也不一定是,因為這檢查有其限制。醫生通常建議高風險孕婦進行絨毛穿刺或羊水穿刺,但會有流產風險。

目前有新的無創產前檢測針對唐氏綜合症及其他疾病,準確率比傳統的更高,有不少個透過無創產前檢測排除高風險可能性,建議每位孕婦進行無創產前檢測,如結果為高風險,才考慮進行絨毛穿刺或羊水穿刺。

會陰是指陰道口與肛門中間位置的皮膚。分娩第一胎時,孕婦的皮膚有一定彈力,會陰口可能較窄小需要剪開使寶寶較容易出世,亦能避免分娩過程令會陰嚴重撕裂,醫生亦會按孕婦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剪會陰。生第二胎甚至第三胎時,會陰或已變得鬆弛,有機會毋須剪會陰。

傷口一般約兩星期內會癒合,孕婦必須注意日常衛生,如廁後必須清潔乾淨,以免細菌感染,縫線通常兩個月內會完全融化,如果發現異常情況,需立刻向醫生查詢。

懷孕期間,因為荷爾蒙的改變,孕婦的消化系統受影響變得較慢,容易感到飽脹不適,而且胎兒長大可能壓迫胃部,令胃酸向上湧流,使胸口或喉嚨感到灼熱,像「火燒心」一樣。如果想減少胃部不適,在飲食上可嘗試少量多餐,不用吃太飽,如有必要亦可服用醫生處方的胃藥;在飯後不可立即平臥,至少待1小時後讓食物消化;如果睡眠時有胃酸倒流現象,或把枕頭高度調整令身體斜臥;喝杯溫暖的牛奶亦有助中和胃酸。

此情況是有機會持續至分娩,一般待生產過後情况會自然得到改善。

無痛分娩是將一條細小的膠管經過背部放入硬膜外,在麻醉科醫生操作下注射止痛藥,使孕婦在陣痛的過程可減輕痛楚,在準備分娩的時候,止痛藥的效用或會較陣痛的時候弱,因為孕婦需要用力抱胎兒誕下。大部份使用無痛分娩都不會有嚴重的後遺症,有少數孕婦會出現常見併發症例如頭暈、嘔吐、頭痛等。如孕婦自身曾進行過脊椎手術、正在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,可能不適宜進行無痛分娩,建議先向醫生查詢。

沒有醫學根據指「三腫三消」是臨盆分娩的徵兆。在懷孕後期,胎兒逐漸長大,孕婦的血液循環系統受阻,令血液較慢離開腳部回流心臟,加上體內積水,所以出現水腫腳腫的情況。由於已經接近懷孕晚期,所以人們也以這為臨盆臨盆分娩的徵兆。

在分娩的時候,醫護人員會觀察子宮頸口開啟的程度,10度為最大,亦表示係即將要分娩,也是孕婦感到最痛的時刻。在分娩旁邊的監測機器是胎心宮縮監測器(cardiotocography, CTG),儀器上顯示的並不是形容多少級的痛楚,而是用來監測胎兒的心跳和子宮內的活動,確保胎兒安全出生。胎兒心跳正常,在儀器上會顯示110至160,讓醫護人員在分娩過程中監察情況。

懷孕初期較不穩定容易作小產,但懷孕中期已步入穩定,如你現在身體狀況良好,也不用擔心對胎兒有影響,可選擇輕鬆及短程的旅遊地區,在出發前必須先諮詢醫生意見,同時要留意該地區有否爆發傳染性疾病,避免前往高危地區。

懷孕有三個先兆,包括見紅、陣痛和穿羊水。有些孕婦會先出現見紅,其後帶來陣痛和穿羊水;有些孕婦會先感到陣痛,其後見紅。

見紅是指因子宮開始收縮,在子宮頸口的血液流出。

陣痛是間歇性地子宮收縮,每次收縮約30秒,隨著時間陣痛的頻率愈來愈密,收縮時間也較長,直至分娩。

穿羊水是指羊膜穿破,即將進入分娩,必須立刻入院。

適量的運動有助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誕下胎兒,因為運動能強化孕婦的肌肉,對分娩過程有幫助。但要注意的是,懷孕初期由於不穩定,如本身沒有運動習慣,切勿突然增加運動量,待懷孕中期胎兒情況更穩定時才開始進行產前運動。過量運動亦未必會達到理想的效果。由於體重增加,不宜進行過多增加身體負荷的運動,例如跑步。建議以走路代替跑步,孕婦瑜伽亦有助舒展筋骨,減低生產的困難。

有些孕婦在懷孕30週時,胎兒頭部仍未朝下,當中有部份胎兒會慢慢開始朝下,亦有部份未朝下,孕婦可按醫生建議進行一些運動幫助胎兒轉身,醫生也可能會在肚外協助胎兒轉身,如在接近晚期仍未轉身,有可能要立刻開刀。

胎盤前置是指胎盤位置較低,接近子宮頸口位置,常見於懷孕早期,隨著懷孕週數增加,胎盤會上移位置,建議多卧床休息,避免過量活動令胎盤持續下移。但若胎盤前置出現於懷孕晚期,要視乎胎盤有沒有遮蓋子宮頸口而決定是否需要剖腹生產,如果沒有遮蓋,仍然有機會自然分娩,但如果有遮蓋或需要考慮剖腹生產。

視乎孕婦傷口癒合情況,通常7天內會癒合,癒合後便可拆線。如果傷口出現異常情況,例如紅腫、有分泌液流出等,便需要盡快尋找醫生處理傷口,避免嚴重發炎。

其實,產後較未懷孕前肥是正常現象,因在妊娠期內體重增加,只是在產後未能立即回復以往一樣,只要適量運動,注重均衡飲食,體重會自然下降。餵哺母乳亦有助加快身體燃燒脂肪,幫助瘦身。

醫生會視乎孕婦的高度判斷盆骨的大小,如孕婦身高較矮,盆骨較窄,有可能不適宜自然分娩,建議向醫生查詢詳情。

傳統的計算方法是以最後一次經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40個星期,以傳統的方法計算,由懷孕前最後一次經期的第一天數起,直至40星期後的最後一天,便是預產期,整個孕期差不多280天,但這方法只能套用在有準確經期的孕婦。另一方法是,醫生會透過超聲波量度胎兒的體積大小來預算預產期日子。

不論順產或剖腹產,大約一個多月後身體機能多數能回復至產前,可以透過健康的方式修身。但不同人有不同的體質,有些人或需要較長時間才回復身體機能,建議循序漸進及向醫生查詢。修身過程也需要注意均衡營養,特別是餵哺母乳的媽媽,不要盲目修身而導致缺乏營養,要達到健康修身而不傷身的效果。

懷孕期間流血或屬異常情況,但也不用太擔心,讓醫生先檢查,如果是因為胎盤前置或剝落問題,有機會導致早產,但如果早發現,可以盡早安排,排除對胎兒有生命影響的可能性。

剖腹產最好選擇半身麻醉,因為只是局部性注射麻醉藥於脊骨神經,孕婦能保持清醒狀態,麻醉藥亦不會對胎兒有影響,孕婦也能親眼看到寶寶出生。如果麻醉科醫生判斷孕婦情況不適合半身麻醉,例如曾有脊骨相關病史,或會建議全身麻醉。

由於剖腹傷口會結疤,疤痕會令孕婦感到痕癢,孕婦如不想將來有明顯疤痕便需要忍耐,不要抓它,通常時間過去會慢慢感到不痕癢的。

產婦在順產時有機會用上輔助儀器幫助胎兒出生,包括產鉗和真空吸引術。醫生會衡量孕婦的情況而決定是否需要用輔助儀器,雖然使用輔助儀器也可能有風險,例如孕婦陰道、寶寶頭部表層等可能會受損,但基本上由醫生操作的情況下都沒有大問題,不用太擔心。

臍帶血含有寶寶的幹細胞,或有助治療不同的疾病例如白血病,如將來寶寶不幸患上疾病,不需要花時間配對,可透過自身的臍帶血幫助治療。雖然現時對臍帶血儲存仍有很多爭議,但現時有很多公司提供臍帶血儲存服務,令父母考慮儲存的原因就像買個保障。如對儲存臍帶血有疑問可向醫生了解。

通常懷孕早期會較易發現有流產象徵,在懷孕中期及晚期會步入穩定,較少機會出現流產現象。如果曾在早期時有小產現象,需要好好休息,切勿過度操勞,在中後期也需注意身體狀況,不宜進行過度劇烈活動,定期進行產檢,便可大大減低流產風險。

有些孕婦由於初期胎盤不穩或荷爾蒙影響,可能會出現流產現象,常見現象是流血,孕婦需要長時間卧床減少活動,直至停止流血現象。至於卧床多久才可以停止現象,這視乎每個孕婦的情況,有些可能需要數星期,有些則需數個月,建議向醫生查詢及觀察。

如超過預產期,是有可能要催生的,醫生通常安排催生在42週之前,免得胎兒在肚內太長時間,因為胎盤的壽命有限,過了時間便會開始衰退,危害胎兒的健康。

早產寶寶通常在腦部和肺部的發展受較大影響,早產寶寶有機會因腦部發育未完全而導致血管較脆弱,智力發展和活動能力也可能受影響;在頭數個月需要輔助儀器幫助呼吸。如想避免發生早產,便需要多休息,降低早產的風險。

有些孕婦在剖腹後一個月仍會感到麻痺,這是可能由於在傷口附近的神經線受損導致麻痺的感覺,隨時間過去,有部份孕婦能回復正常感覺,但有部份或會容易持續麻痺,如果持續麻痺會影響正常生活,或需尋求醫生專業的意見。

很多婦女不打算之後再生育,便計劃進行結紮手術,結紮手術是封閉輸卵管,使卵子與精子不能碰上及結合,手術是不會對婦女的身體機能有影響,除了傷口發炎、疼痛等等,基本上手術都不會影響健康。但這是一個不能逆轉的過程,除了在罕有情況下輸卵管再次接合。所以,進行手術前必須先考慮清楚是否不再生育。

如第一胎是剖腹生產,便會增加第二胎胎盤前置的風險。胎盤前置可帶來早產風險,但也需判斷胎盤前置的位置及情況而決定是否需要剖腹生產。

在準備自然分娩的時候,有不同的情況會建議孕婦剖腹生產,例如胎兒心跳異常、孕婦大量出血或其他異常情況等等。醫生會衡量孕婦的情況,如果繼續自然分娩是會影響胎兒或孕婦的健康及安全,必須立刻轉為剖腹生產。雖然急性剖腹有其風險,例如增加流血量、嘔吐機會等等,但通常急性剖腹都是因為自然分娩風險太大才會有此決定。

通常醫生都不建議孕婦戴隱形眼鏡,因為在產房有很多變數,環境和身體亦有不同的變化,可能會令眼睛乾澀,產後難以除下隱形眼鏡,而且有些情況亦不合適戴隱形眼鏡,所以還是配戴眼鏡進入產房。在準備分娩時,為安全起見,醫護人員亦可能需要你除下眼鏡。

如脊椎曾受傷,在懷孕期間可能會因為胎兒逐漸長大而受壓,是有可能會再次疼痛,如果疼痛程度是超過孕婦所能承受的,可能需要轉為剖腹生產。如果是嚴重的舊患,繼續採取自然分娩的話可能會對孕婦脊椎再次影響,所以必須與醫生溝通清楚。

一般的宮縮是自然的,如果強度不大,對胎兒不會有影響,不會發生早產,但如果感覺到宮縮強烈及有頻率,必須立刻向醫生查詢。

在懷孕期間,為了預備讓胎兒自己分娩,盆骨位置會受荷爾蒙影響而放鬆。分娩後,身體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回復至生育之前的狀態,孕婦可做多些產後運動加速復原,另外,母乳餵哺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幫助更快回復正常身體狀態。

這視乎孕婦的情況,如果上一胎剖腹的位置康復良好,第二胎沒有出現胎盤前置或其他導致胎兒有危險的問題,或者可以考慮自然分娩,但是仍然有一定的風險,建議向醫生查詢詳情。

流出啡色液體簡稱流啡,流啡常見懷孕初期孕婦,或者是作小產的現象,通常醫生都會建議長期卧床直至情況改善,如你發現有流啡或流血現象,首先尋求醫生意見,讓醫生先排除其他嚴重的可能性。

如果在30多週胎兒頭部未朝下,或需要用人手替胎兒轉動,但這必須透過醫生進行,減低對胎兒的影響。但是人手替胎兒轉動也有一定的風險,例如臍帶纏頸和胎盤脱落。如果不想冒險,醫生或會建議剖腹生產。

如果在36週之前見到胎兒面向肚皮,不用太擔心。如果是第一胎在36週之後或是第二胎在37週之後胎兒是面向肚皮,是會增加生產難度。因為胎兒的頭部與盤骨不相稱,有機會需要剖腹生產。